2014上半年零售业关店160家 转型电商仍难盈利

 杭州seo优化   2014-11-05 10:21   332 views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
为何如今传统零售业争先恐后做电商,除了这是转型之路的大势所趋之外,也透露出实体零售商们的无奈。花大精力却没有得到大回报,电商路仍然崎岖,但实体零售商并没有放弃,O2O模式仍待时间检验。

“如果一年前你没有选择做电商,你现在在干什么?”在采访结束后,我向王填提了这样一个问题。王填没有正面回答,而是说:“电商是实体店的必经之路。”

这两年来,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商加入电商的序列。比如大润发创办飞牛网、大商集团建立天狗网,一些区域零售商打造各自的电商平台。业界似乎达成这样一个共识:做不做电商已经不是问题,问题是如何去做?

为什么实体零售商要花大力气做电商。一个根本理由是:“实”的不行了,只能玩“虚”的。用王填的话说就是,用轻资产的模式布局全国。

用一个数据来说明实体零售业的危机:2014年上半年零售企业关店160家,创下历史之最。在前些年,每遇行业危机(如2004年前后中国零售业对外资开放,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),尽管零售业老总在行业论坛大呼危机,但实际上企业日子还是过得很安稳。但在今年,企业似乎不再喊痛,却一家家关闭门店。相比之下,这种“痛而不言”的沉默更可怕。

令人担忧的是,即便挨过关店之痛,实体零售业似乎依然找不到未来的出路。“明年就是2015年,也是到了做下一个五年规划的时候,但我实在想不出未来五年,企业该如何发展。我也相信,这是大部分零售业高层共同的困惑。”一位零售企业战略规划部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
中国零售业连续十多年的“黄金期”,其实是中国改革开放,经济活跃发展的受益者。它享受着三方面的红利:首先是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;其次是中国城镇化带来的红利;最后是中国消费人口基数大带来的人口红利。

经过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,各种红利已经被享用殆尽,可以说,传统零售业的老本已经吃光了。另一方面,零售企业之前得以盈利的“成功经验”似乎很难再凑效。比如,规模效应。依靠规模采购降低采购价获得更高的供应商返利,这种连锁企业屡试不爽的盈利模式的边际效应已经开始显现。当你采购规模到达一定数量的时候,哪怕你再增加十倍,也很难再降低成本了。

这一现象在家电连锁商身上显得尤为突出。某家电连锁商形成了这样一个模式,利用规模优势获得更高返点,再利用赚到的利润投资网点,进一步扩大规模。如此滚雪球般,企业一步步做大。而在如今的背景下,这种模式很难再凑效,于是其开始加大自主品牌以及买断经营的独有品牌的比例。

再以进场费为例。进场费是传统连锁企业中占比很大的一部分利润来源,但当这几年进场费被一点点加码,甚至超过供应商所能承受的范围,很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。以某大型零售商为例,凭借在区域市场上的垄断地位,去年创造性提出了供应商“竞标”入场的做法,试图压榨供应商身上最后一滴油水,结果整的鸡飞狗跳,供应商纷纷逃离。

关店其实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未来怎么做,依然没有答案。在互联网浪潮冲击之下,这些年零售企业尝试过多种创新。比如最早的B2C,到后来做平台,再到目前流行的O2O,虽然理论层面呈现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,但实际运营过程中,并没有一个跑得通的成功模式。

步步高的云猴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。云猴是一个本地化的O2O服务平台。平台的主旨是整合,以APP形式,整合上千家联盟商户。王填的想法是将云猴APP作为步步高大平台项目的核心,与之相关的还有大物流、大便利等,共同形成闭环。

尽管王填对云猴项目信心满满,但也如同上述诸多零售商开展的O2O模式一样,云猴依然是理论上的一个商业逻辑,至于是否跑得通,依然需要时间的检验。

写在结尾:以上就是2014上半年零售业关店160家 转型电商仍难盈利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【杭州SEO博客】其它相关文章!
本文地址:http://seo.huashi123.cn/4165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。如您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。

 相关文章  关键词: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